法人降評股價嚇跌
在股票市場,由於投資人的資訊未必對稱,
券商法人研究部的報告也就成為投資人獲取產業資訊,
或是判斷股價走勢一個很重要的決策依據,
然而,券商報告固然有其參考性,
但有時卻會出現一些特立獨行的報告,
在股價處於多頭走勢時,’
獨排眾議的大聲喊空,
造成股價短線大跌,
但股價卻在大跌過後一個月內,
「雷曼式」暴漲,
近期台股就出現兩個案例,
繼續看下去..
華通(2313) 7/23 遭法人降評
PCB 大廠華通(2313)於 7/23 遭到本土投顧龍頭降評,
隔日引爆股價大跌,
之後兩周餘波盪漾,
一路走空到 8/6 股價觸碰到 24.55 元才止跌,
總計從降評前的 29 元開始計算,
整起事件共造成華通股價下挫 15.34%。
「雷曼式」暴漲 49%
就在華通(2313)由 24.55 元止跌後,
外資開始反手買進華通(2313),
股價緩步攀爬回大跌前的高點 29 元,
隨著時間邁入 9 月,
投信開始尋找可作為季底結帳的標的,
華通(2313)雀屏中選,
在投信買盤拉抬下,
華通(2313)股價扶搖直上,
到了 9/5 股價已站上 36.6 元,
投信短線買超張數高達 5.8 萬張,
其中降評事件的本土投顧龍頭,
其券商總公司也在期間內買超 3.09 萬張,
為買超第一名的券商。
(圖片來源 : 籌碼 K 線)(註 :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,無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)
聯發科(2313) 7/31 遭美系外資降評
聯發科(2313)於 7/31 遭美系外資降評,
當日引爆外資賣出 9,127 張聯發科,
收盤後市場也議論紛紛,
然而除了該美系外資降評,
剩餘十幾間券商依舊看好聯發科的後勢,
加上該美系外資手上張數仍有數萬張,
導致該降評事件影響時間不如華通(2313),
僅一天時間就止跌。
下圖:美系外資於 7/30 調降聯發科評等,
引發當日聯發科股價重挫,但目標價仍高於股價。
(圖片來源 : 籌碼 K 線)(註 :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,無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)
土洋合力做多
股價單月飆漲 19%
外資在降評日之後,
事隔不到一周,便已將當日賣超的 9 千張買回,
之後多項利多題材發酵,
聯發科(2454)也被投信鎖定為作帳標的,
總計從 7/31 至 9/5 ,
投信買超張數高達 6,704 張,
同一時間外資買超張數也達到 10,907 張,
在法人籌碼拉抬下,聯發科(2454)股價由 310 元區間起漲,
到了 9/5 ,股價已突破 370 元,短短一個月左右的時間,
上漲幅度達到 19%,以大型權值股來說,
算是非常驚人的數字,
而降評事件的主角「美系外資」,
竟然也在上漲過程中買超了 2844 張聯發科(2454)。
(圖片來源 : 籌碼 K 線)(註 :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,無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)
如何看待法人降評?
筆者過去的文章提過,
大量閱讀券商報告,
有助於提升對產業的理解度,雖然未必能像業內一樣專業,
但長期吸收下來,仍舊可以達到略懂的高度,
過去面板類股透過閱讀法人報告,
即可躲開後續報價下跌的空頭走勢,
然而在本文案例內,
卻出現法人降評且股價下殺後,
不到一個月股價就向上飆漲的情況,
那麼對於法人報告,應該如何看待?
法人報告首重內容
法人報告首重內容,目標價只是陪襯,
這個概念就像,當看到一篇文章時,
不應看到標題就開始下結論,
而是將文章的內容閱讀完畢後,
獨立思考,其內容描述是否有露出破綻?
觀察市場上有無出現與該份報告相悖的現象,
就舉大成鋼(2027)為例,
本土投顧龍頭在 4 月出具大成鋼(2027)報告,
內容描述大成鋼(2027) eps 有望挑戰 5.7 元,並調高目標價至 57 元,
然而該報告卻忽略了當時美國銅價已開始下跌的事實,
而大成鋼(2027) 去年(2018)年度的獲利,主要就是由美國銅價上漲貢獻的,
那麼這樣的一份報告,雖然閱讀過後可以增加更多產業知識,
但在閱讀完畢的同時,也應自己找尋相關資料來佐證報告內容。
(圖片來源 : 籌碼 K 線)(註 :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,無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)
下圖:同屬美國鋁價受惠股的美國鋁業,
早在 2019/4,股價就已由 60 美元下跌至 27 美元,
同一時間美國鋁價也受到東歐廠商幫俄鋁洗產地干擾不斷下挫,
標示著大成鋼2019獲利創新高的報告值得投資人思考。
(圖片來源 : 富途牛牛) (註 :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,無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)
看多與看空的法人比例
在上述兩個案例內,
當時雖然有單一券商降評,
但多數法人依舊是看多,
多空報告數量較大的一方通常才是左右股價漲跌的關鍵,
就以聯發科(2454)為例,聯發科(2454)在美系外資降評當下,
整整有 9 間券商在追蹤聯發科(2454),
其中只有一間本土券商的目標價低於 300 元,
就連降評的美系外資,其目標價都高過 7/31 的目標價。
觀察法人是否言行一致
觀察法人言行是否一致,
也是重要的指標之一,
以面板股為例,
當時法人報告喊空面板喊的震天響,
而從籌碼也確實可以看到有外資正在大量出脫及放空面板股,
回頭看上述兩個例子,雖然法人在降評的當下,
有大量的股票被丟到市場上拋售,
但不到一周的時間,投信與外資就回頭買進,
顯見報告的影響力僅持續數天,
且法人報告與其行為並不一致,
結果就是我們所看到的,
降評的法人反而成為買超第一名的券商。
延伸閱讀
PCB 大廠疑似遭禿鷹襲擊!神秘券商大量放空 4000 張,一天獲利 500 萬…
免責宣言
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,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。
您好,想尋問銅價跟不鏽鋼如何知道有正相關係,因為查詢不鏽剛成份,是含鎳的關係,所以我以為是鎳價影響大成剛的營收,但是查詢鎳價在2019/4月是上漲,大成鋼營收是下跌,銅價2019/4月是下跌沒錯,但是在2018/1月到2019/4月銅的趨勢似乎也沒有很大的成長力道,但是大成剛的營收卻是成長,因此想請問您的想法,謝謝
以下僅就我有限的了解來回答您,畢竟我也不是鋼鐵產業的業內,對大成鋼的認知主要也是閱讀研究報告而來,影響大成鋼獲利最主要的因素是毛利率,其次才是營收,大成鋼2018年獲利爆發的關鍵,來自於2018年3月,美國政府祭出232條款,對進口鋁板加徵10%關稅,加上美國政府制裁俄鋁,導致美國鋁價大漲,而大成鋼當時取得了關稅豁免權,加上2018年11月開始,美國政府對中國鋁合金板課徵反傾銷稅+反補貼稅,稅率高達100%左右,這才讓大成鋼2018年的營收、獲利大幅上揚,但只要有超額利潤,就一定會有人想賺取,由於美國的鋁價遠高於全球市場,開始有中東、東歐廠商進口俄國及中國的鋁在自己國內販售,並將自己國內生產的鋁銷往美國,這導致美國即使課徵了關稅,美國鋁價仍然從2019年上半開始走跌,壓縮到大成鋼的毛利率,至於鎳價上漲是否有助於大成鋼的營收,我相信是有的,但比起2018年空前絕後的美國鋁價背景,要靠不鏽鋼業務來讓營收及獲利回到去年的水準,是非常困難的,當然,往好的一面想,美國鋁業在中東、東歐業者幾近於洗產地的夾殺下,關稅保護效果盡失,美國政府是否會有進一步動作以遏止這種洗產地的歪風,好讓美國的鋁價重新上漲,才是後續比較值得期待的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