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沒有想過
當股價跌破現金價值時….
當股價跌破現金價值時,
會發生甚麼事?
有些人會驚呼不可能,
然而在股市,甚麼事都有可能,
今天就要跟大家分享一個,
去年(2018)底發生在台股的真實案例。
華映去年 12 月宣布重整
相關企業福華(8085)卻跌停鎖死
華映(2745)於去年 12/13 收盤後宣布重整,
消息一出,隔日(12/14)大同集團股票全數大跌,
但其中卻有一檔股票跌停鎖死 2.4 萬張,
今天筆者就透過從財報、籌碼、到公司價值,
來分析如何危機入市,
在 10 個交易日內賺到 42%。
繼續看下去…
(圖片來源 : 籌碼 K 線) (註 :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,無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)
華映重整
福華為何會跌停
在宣布重整的隔天,
福華(8085)剛開盤僅下跌 2.44%,
但到了收盤竟然跌停鎖死 2.4 萬張,
這裡衍生出 2 個問題,
1. 如果福華(8085)在華映(2475)重整案受創
為何不是像華映(2475)開盤鎖,而是盤中才上鎖?
2. 福華(8085)股本也才 15.73 億,
代表在外流通張數 15.7 萬張,
大家可以理解 2.4 萬張是什麼樣的一個數字?
整整佔總股本的 15.28%,
所以這 2.4 萬張是哪裡來的?
(圖片來源 : 籌碼 K 線) (註 :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,無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)
哪一位股東有 2.4 萬張股票
我們調閱前 10 大股東資料,
發現福華(8085)第一大股東就是華映(2475),
持有張數剛好就是 2.4 萬張,
(關於 10 大股東怎麼查,
請參照這篇:身價上億大戶,默默佈局「這檔生技股」近 4 億元,
這裡不多做贅述)
為何華映要賣出股票
到這裡我們可以合理懷疑,
跌停板這 2.4 萬張股票就是華映(2475)的 2.4 萬張,
但為何華映(2475)重整要賣出 2.4 萬張股票?
華映把股票質押
調閱質押資訊,
筆者發現華映(2475)在 10/11,
將手上的 2.4 萬張福華(8085)股票,
通通拿去京城銀行(2809)質押,
這下真相大白了,
華映重整前2個月已資金短缺,
於是拿帳上的福華(8085)股票去銀行質押借錢,
華映(2475)在重整後,銀行立刻將質押品賣出要變現,
但是福華(8085)平時成交量極低,
這才引爆流動性風險,
連續跌停鎖死。
(資料來源:證交所) (註 :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,無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)
福華(8085)整家公司的變現價值
既然找到跌停的原因了,
筆者知道在流動性風險下,
福華(8085)股票會一路跌停,何時打開還不確定,
接下來透過財報來判斷福華(8085)的合理價值,
這件事是 2018/12 發生的,
所以筆者就用 2018Q3 的合併財報來看。
流動資產
可以看到福華(8085) Q3 的財報裡面,
流動性較大的三個科目分別為,
1.現金及約當現金
2.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金融資產-流動
3.按攤銷後成本衡量金融資產
(圖片來源 : 福華107Q3合併財報) (註 :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,無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)
1.現金
現金分為庫存現金、活期存款,
金額如下圖,不做贅述。
(圖片來源 : 福華107Q3合併財報) (註 :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,無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)
2.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金融資產-流動
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到,組成內容分成兩個,
分別為股票、理財商品,
這兩個的內容為何?
我們再翻到附錄去看
(圖片來源 : 福華107Q3合併財報) (註 :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,無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)
從附錄可以看到,
就是麗清(3346)的股票與一些保本型商品,
變現能力非常健康。
(圖片來源 : 福華107Q3合併財報) (註 :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,無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)
3.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金融資產-非流動
從上圖我們還看到公司持有大同(2371)股票,
按照 9/30 市價計算,
公允價值 10.6億,
這變現能力合格,我們把它當作變現能力的一部分。
4.按攤銷後成本衡量金融資產
查看後,
科目內容就是定存 1.46 億,
因為存款期間大於 3 個月以上一年以下,
不能列入現金,必須列入按攤銷後成本衡量金融資產,
所以它才出沒在這裡,
這個我們算入現金價值的一部分。
(圖片來源 : 福華107Q3合併財報) (註 :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,無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)
總負債
筆者再來查看福華(8085)的總負債有多少,
畢竟流動資產很多,
負債更多,那可萬萬不行,
經查閱,福華(8085)長短債加計,
總負債 20.59 億。
(圖片來源 : 福華107Q3合併財報) (註 :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,無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)
最極端的情況,立刻清算
也能變現 4.33 元
於是筆者計算出,
最極端的狀況,
1.應收帳款、存貨、固定資產、長期投資等等
變現能力通通為 0 元。
2.所有負債一律要償還
就算是這樣也能有 4.33 元的現金價值,
何況是上述情況在實務上幾乎不可能發生。
(圖片來源 : Peter jan)
是否有大量與華映的關係人交易
接下來要確認,
是否有大量與華映(2475)的關係人交易,
如果該公司 100% 的營收都來自華映,
那連續跌停就一點都不無辜,
從關係人交易附錄可以看到,
福華(8085)累積至 18Q3 ,
銷往關係人福州華映的銷貨金額約 2.7 億,
而截至 18Q3 營收為 10.88 億,
關係人銷貨佔比 24%,
而且 12/13 宣布重整的是台灣華映,不是福州華映,
福州華映是台灣華映的債權人,
還在正常營運中。
(圖片來源 : 福華107Q3合併財報) (註 :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,無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)
暴跌至 3.5 元極度不合理
綜合以上,可以確認福華(8085)連續跌停,
與公司本身的狀況無關,
而是大股東爆發財務危機造成,
且最保守的估計,公司現金價值達 4.33 元,
等於如果一個大戶立刻把這 2.4 萬張吃下來,
並要求公司清算,他就能用 3.5 元的成本,
拿回 4.33 元甚至是更高的現金,
這種情況不太可能長期維持,
應為短期現象。
流動性風險創造不合理價格
危機入市
所以接下來要做的,
就是等銀行團把手上的 2.4 萬張成功賣出,
股價就有極高可能性大反彈了,
用 籌 碼 K 線 的分點券商功能,
可以看到銀行在奔亞證券賣股票,
並在 3.5 – 3.6 元成功的將手上的 2.4 萬張賣出,
股價也在銀行團出清股票後,
7 個交易日內,股價順利的從 3.5 元暴漲到 5 元以上,
許多危機入市的投資人,
大賺超過 42%。
(圖片來源 : 籌碼 K 線) (註 :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,無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)
✎ 為甚麼銀行堅持要賣股票
銀行有自己的內部規定,
雖然賣股票的人知道這樣的價位並不合理,
但還是要依照既定規則賣出,
投資人就可以利用銀行這個僵固的規定,
從質押銀行手中賺取市場超額利潤。
整體結論
財報、籌碼是本事件兩大關鍵
投資不能只看一個面向,
福華(8085)這個事件,
就是一個財報、籌碼都要兼具的案例,
不看財報,不會知道它的價格跌到多麼不合理,
不看籌碼,不會知道是誰在賣,
就不會知道銀行賣完應立刻進場,
投資要賺到超額報酬不是不可能,
福華(8085)這種事情雖然不是天天發生,
但平時充實相關知識,
超額報酬機會來的時候才能牢牢的抓住。
免責宣言
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,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。